维享百事

银行业危机下美联储或将加息(美国银行业危机何去何从)

银行业危机下美联储或将加息(美国银行业危机何去何从)

自5月1日第一共和银行被摩根大通“接盘”收购而掀起美国银行业危机第二波之后,围绕美国银行业危机的讨论不曾间断,一个主要的关注点就是风波何时平息。

在第一波危机爆发后,“危机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似乎成为了国内外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共识,美联储5月8日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也评价美国银行业具有韧性,但是该报告同时将银行系统的压力列为金融系统面临的近期风险之一,且指出需要密切关注仍具不确定性的局部流动性风险及其外溢。

美国银行业为何阴霾不散?其银行系统面临哪些压力?美国银行业危机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期金融小百科,我们一起探讨上述问题。
银行业危机下美联储或将加息(美国银行业危机何去何从)-图1
危机仍在蔓延,多家银行游走于暴雷边缘
伴随着5月初美国排名第14位的第一共和银行倒闭、被接管,短短两个月内,美国已经有三家地区银行接连倒闭。以资产总规模计算,三家倒闭银行总资产规模近5500亿美元,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时25家倒闭银行的资产总和。
危机仍在蔓延。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披露本月首周存款下降9.5%,且媒体报道该行正在研究出售等战略选择,令其股价开盘即两位数大跌,并带动银行股总体下挫。整体行业基准费城证交所KBW银行指数当日收跌2.4%,刷新2020年11月来低位;SPDR标普地区银行ETF盘初跌近3%,收跌近2.5%,继续逼近5月4日所创的2020年10月来收盘低位。
论及此次美国银行业危机的原因,虽然与美国宏观经济及货币环境变化、金融监管放松、银行风险管理不善、风投资金萎缩等诸多方面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银行遭到挤兑。任何一家银行都是经不起挤兑的,无论其基本面多么健康,因为银行提供的就是流动性转换和期限转换的服务,这必然伴随着挤兑风险。
如果说硅谷银行的倒闭还是一个个案,那么随后第一共和的倒闭不能不令我们保持警惕——第一共和银行的倒闭究竟是危机的尾声还是揭开了冰山一角?
在前第一共和银行CEO罗夫勒看来,第一共和银行倒闭是由于其他地区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传染,对银行倒闭的恐慌引发第一共和银行存款外流。与硅谷银行相似的是,第一共和银行也具有高净值客户占比高的特点,其68%的存款不受存款保险的覆盖,这也让第一共和银行成为了危机的“接棒者”。
中国金融四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郭凯认为,加息并不必然导致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上升。而且由于加息过程中,银行体系资产端的收益率通常比负债端上升更快,理论上美联储加息应该对银行体系至少在短期是利多的。如果市场相信这些机构本身是稳健的,那么加息就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但是如果市场存在恐慌情绪,便和基本面、银行的健康程度都无关了(传送门:硅谷银行事件:想象一下美联储的视角)。
对金融市场而言,信心重于黄金。眼下,美国民众的信心显然并不够。盖洛普咨询公司5月初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银行接连倒闭的情况下,45%的受调民众担心存款安全。《今日美国》5月4日报道,研究显示,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而根据美联储报告,美国700多家银行由于资产负债表上存在大量浮亏,正面临“重大的安全和偿付能力”风险。
据华泰证券易峘团队所做的“高危”中小银行图鉴,下表中的6个银行都游走在被接管的边缘,下一个暴雷者很可能就在其中。
银行业危机下美联储或将加息(美国银行业危机何去何从)-图2
数据来源: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整理
存款搬家不止,流动性压力挥之不去
两天内流出的1420亿美元是压垮硅谷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眼下,流动性从银行体系撤出的趋势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体系存款正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出。
硅谷银行倒闭后,银行存款快速流向货币基金。根据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数据,截至3月29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达到创纪录的5.2万亿美元,其中超过3000亿美元是在截至3月29日的三周内增加的。
目前这一趋势仍未停止。据统计,在截至5月6日的三周内,美国银行业的存款累计流出超过3600亿美元。5月19日,美国货币基金规模突破了9天前的高点纪录,达5.341万亿美元的新高。其中,截至5月10日前的十周累计流入5880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5000亿美元的流入规模,也几乎达到了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国股市崩盘期间1.2万亿美元流入的一半。投行巴克莱的分析师阿巴特(Abate)认为,硅谷银行的倒闭,唤醒了储户的存款安全意识。
实际上,银行存款流出的趋势自去年二季度就已经开始了。此后接连三个季度,美国商业银行存款持续下降。据美联储数据,仅今年3月份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就下降3000亿美元以上,接近存款总额的2%,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下降来自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流出的存款,部分转移到经营更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更强的大型银行,部分则直接流向了收益率更高的货币市场基金市场。
如果说第一波危机还是源于对银行偿付能力的担忧,那第二波危机则是公众愈发认识到货币市场基金的优越性——“收益高、流动性强、更安全”的货币市场基金完全碾压了银行存款。随着美联储在5月议息会议上将基准利率上调至5%-5.25%这一16年来最高水平,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因而水涨船高,更为火热,因为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还不到1%。美国版“余额宝”——苹果公司的“Apple Card”上线仅4天便疯狂吸金9.9亿美元,正是美国货币基金火热的一个缩影。
对于储户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无疑是存款的更优去处,但这却会威胁银行业的稳定,特别是威胁到那些最无力向储户提高利率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处境艰难的中小银行为应对存款流失,被迫出售长期债券等资产,造成额外损失,此外还不得不通过以更高的市场利率进行同业拆借、向美联储借款等方式补足流动性。目前,银行向美联储工具的借贷仍维持在高位,显示地区性银行仍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压力。更关键的是,货币市场基金中的大部分现金有可能最终完全流出银行体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3月底曾警告,“这类基金已经对银行体系暴露出明确的风险”。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认为,货币基金正在对存款形成“缓慢的挤兑”,而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他们参考历史经验,对货币基金/存款的比例进行估算后认为,如果美国货币基金/存款比例从当前的30%上升到历史高位的50%,存款潜在流出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阿巴特预计,2024年还将有高达1.5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
银行信贷紧缩可能才刚刚开始
信贷收紧是影响美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存款流失,银行吸纳存款的成本势必上升,这又会导致银行收紧贷款标准来保持息差,从而拖累了贷款增速,这对银行资产端构成压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如是说(传送门:邢自强: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信证券也发布研究报告称,美国银行业资产端与负债端均面临较大压力,持续的存款流失问题会进一步增加银行的经营压力与流动性压力。银行业广泛的压力或将推动信贷加快紧缩。
美联储最新H8存款报告显示,银行业贷款和存款在动荡的5月第一周出现下降,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入量持续激增。在截至5月3日的一周,商业银行存款减少138亿美元,为连续第二周下滑;商业银行的贷款下降了157亿美元,其中小银行贷款骤降136亿美元。
5月8日美联储发布的高级贷款官意见调查报告(SLOOS)显示,出于对经济前景、信贷质量、融资流动性以及存款外流的担忧,46%的美国银行计划提高贷款标准,以减少银行承担的风险。
调查报告显示,在加息冲击下,美国信贷环境堪忧,地区性银行仍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压力。一季度全美银行收紧了对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标准,信贷需求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所有商业房地产贷款类别的审核标准更加严格。实际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所有种类的贷款就出现了需求疲软和标准收紧,这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首次。分析人士指出,在美联储高利率政策下,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而银行信贷紧缩可能才刚刚开始。
在5月初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提到,信贷紧缩是美联储目前和未来一个特别的关注点。
商业地产(CRE):潜在的威胁
近期,包括美国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大型投行都发出了类似警告——商业地产可能成为继银行危机后的下一个“暴雷行业”。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也已经对商业地产风险发出了警告:“一些银行对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更集中,如果商业地产环境恶化,这些银行将蒙受更高的损失。”
尽管非农业、非住宅的商业地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但中小银行对于商业地产的风险敞口较大。在小型银行、寿险公司的资产中,商业地产占有较高的比重。
据美联储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4月26日当周,美国所有商业银行资产端的商业地产贷款共计约2.9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小型银行拥有1.96万亿美元,占比达67.4%;美国大型银行持有8460亿美元,占比约为29.1%。在第一共和银行倒闭案中,商业地产风险已经浮现。根据第一共和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该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浮亏达193亿美元。此前,美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违约事件已频繁出现。
当前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正处于利率上升、信贷紧缩和债务到期的“完美风暴”之中。商业地产的潜在风险可能传导至美国银行业,中小银行或将处于“风暴中心”。(传送门:欧美银行业动荡余波未平,美国商业地产会否成为下一颗“雷”?)
美国银行业危机何去何从?
在经历了3月初、5月初的两波至暗时刻之后,美银行业危机仍不可断言已经过去。目前看来,大银行风险相对可控,但一批中小银行仍然风雨飘摇。对美联储来说,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大规模的传染和市场的恐慌。正如美联储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所言,美国银行业总体具有韧性,但需要关注仍具不确定性的局部流动性风险及其外溢。
从监管改革、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长尾效应来看,美国完全走出银行业危机尚需时日,还需继续观察货币基金流入、美国市场信贷紧缩情况以及商业地产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敞口变化等重要数据。
(1)监管放松并非一时可以扭转。
截至目前,美国银行业危机之所以没酿成系统性危机,得益于经验丰富的美国监管当局及时响应、迅速处置,在第一时间扑灭了风险。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23年美国出现银行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监管失察。在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前几天,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连发布了对前两家倒闭银行的调查报告,关键词都是“监管失败”。
2018年,特朗普政府在党派利益争斗和中小银行游说等影响下,放松了对中小银行的监管要求,给当前银行业危机埋下隐患。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孙天琦表示,硅谷银行风险未被压力测试前瞻性捕捉:一是由于监管要求放松,硅谷银行没有纳入压力测试范畴,二是压力测试预设的情景未能模拟当前的极端冲击。(传送门:孙天琦详解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危机:成因、处置与监管改革)
目前,尽管拜登政府已经呼吁国会通过立法,加强针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但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控制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情况下,相关立法前景不确定性较大。而美联储在职权范围内强化监管需要履行公开程序,预计需要几年时间。因此,在新一轮监管改革完成以及美国高风险银行彻底“出清”之前,围绕美国中小银行的担忧可能持续存在。
(2)宏观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虽然加息并不是此轮银行业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但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而快速加息,客观上造成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多轮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之一。
5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做出继续加息25个基点的决定。虽然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十次的加息,成功将通胀率从去年6月9.1%的高位拉降至今年4月的4.9%,不过美国4月核心CPI仍为5.5%,且环比上涨,表明美国通胀仍在高位运行。本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只需平衡通胀和经济增长,但眼下银行业危机让美联储面临更艰难的选择。
在CF40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看来,如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而被迫转向宽松,那么通胀预期可能会被再次推高,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治通胀成本,而且也会让美联储的政策声誉再次受损;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或者维持“限制性”利率水平过长时间,将导致金融资产价格重新评估,可能使更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加剧金融风险暴露。目前来看,美联储未来收紧抑或放松货币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
(3)长尾效应。
历史来看,银行破产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长尾效应。此次破产3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然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25家倒闭银行的资产总和,影响不容小觑。当前,美国部分中小银行或多或少都有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的情况,在持续高利率环境下破产压力持续存在,因此破产银行数量存在继续上升的风险。此外,如果后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资产质量下降可能诱发更多中小银行经营状况恶化、甚至倒闭。
参考资料:
1.《硅谷银行事件:想象一下美联储的视角》,郭凯 杨悦珉,“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公众号
2.《硅谷银行之后,美联储的三个政策选择》,徐奇渊 杨子荣,“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公众号
3.《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从金融监管、金融稳定视角的思考》,孙天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公众号
4.《欧美银行业风险推演:基本框架》, 林英奇、许鸿明等,“中金货币金融研究”公众号
5.《美国银行业危机:FDIC火力还够吗?》,陈稻田,“FT中文网”公众号
6.《美国“高危”中小银行图鉴》,易峘、胡李鹏,华泰证券
7.《美国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刘亚南,参考消息网,5月16日
8.《中信证券: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持续增加 预计存在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概率》,智通财经,5月23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